3招擊退職場「熊貓人」

Sunday, August 7, 2011
許多專家說,好精神加上好方法,絕對可能在早上就完成80%的工作,晚上自然不需要加班。有什麼方法幫自己從「熊貓人」變成不加班的「早鳥」?

《第一招:早鳥時間管理術》
早睡早起,是一般人最能夠激發黃金體能的作息模式。出版暢銷書《時間管理黃金法則》一書的台大化工系教授呂宗昕,自己就是「早鳥一族」,用早上5點多到9點上班之間的3~4個小時寫書,這也是他成為暢銷作家的祕密。起得早,也能為自己在上班前爭取一個獨處、自我充電或培養工作情緒的「寧靜時段」

但問題是,怎麼讓自己早起?長庚醫院睡眠中心主任陳濘宏說,所以只要在想起床的時刻,拉開窗戶或到戶外轉一圈接觸足夠光線,馬上可以醒過來。以一位30歲的人來說,大約2~3天就能往前調1個小時。

《第二招:想好待辦的6件事》
上班族們不妨盡早幫自己「開機」,試著在前一天工作結束後,先擬定隔天要進行的工作重點,但是不要超過六件事,否則容易失焦,而且要按照優先順序排列。

但工作往往最難的就是制定優先順序。建議可以依照「重要、不重要」與「緊急、不緊急」兩種原則畫出四個象限,先處理「重要且緊急」的事情,依序才是「重要而不緊急」、「不重要卻緊急」與「不重要且不緊急」。

《第三招:保留黃金2小時》
此外,也最好在早上留出較充裕、未被切割的「整塊時間」,並且以1個小時為單位來訂定工作主題,而介於主題與主題之間的零碎時間,則可以用來收發電子郵件、處理雜務。

呂宗昕也說,上班之後的前2個小時,應該用來做自己設定好的事情。這2個小時之所以重要,是因為它關乎你整天的工作情緒與效率,最好同事間都能建立默契,在這2個小時之內不要打擾彼此,以免打斷對方的節奏。


如果你喜欢觀看本文章,
請 「讚好」或「留言」。